本文共 287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。
(本文原载观察者网:)
昨晚看到观察者网的一篇报道,。学生们的不解和不满是不难预计的,笔者同是大学老师,也曾严查学生抄袭,同样招致学生不满。在网友提供的一学生所写的辩护贴中,也充满了对此事的不满和不服。我们不禁要问,在大学这种本应该严谨治学、求学的地方,对抄袭痛下杀手再正常不过,缘何却成了新闻?而部分学生却还敢于公然不服?笔者作为一名从教8年的大学教师,愿为读者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,并借此警醒我们的大学。
其实上过大学或大学老师都知道,当前大学生抄袭现象普遍而严重,很多时候老师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你好我好大家都好,也就过了。时间一长,学生们就把抄袭当成了一项理所当然的权利。当有老师要较真,剥夺他们的这一“权利”时,自然就不满了。而在大学这种最不应容忍抄袭的场所,这一切都是如何产生的?
拜盲目扩招所赐,大学生生源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。质量的下降,意味着很多学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完成学业的能力。正常途径走不通,只有动歪心思了。质量的下降,也意味着学风的败坏,因为学生的学风都是相互影响的。大家都玩,没时间做作业就抄,我为什么不抄?在这种情况下,老师发现了抄袭,也往往由于法不责众,不了了之。长期下来,抄袭自然成为常态。
另外一个重要原因,还得从高校的学术腐败和政策导向谈起。多年来,高校学术腐败已不算新闻,甚至爆出了院士级的“大老虎”。大学老师自己做学问的时候就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,为出“成果”而不惜剽窃和造假(当然我这里不是说李厚刚老师就有学术腐败问题,只是为了说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),这种现象学生自然是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并在自己的学业里有样学样。在网友提供的一学生辩护贴中,首先就提到了教育界一直以来的“学术不端”的问题。虽然这并不能作为这些学生抄袭有理的依据,但足见大学、大学老师学术腐败对学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回到这次事件的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程,这个课程明显属于德育课,而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则是打算用“言传”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德育。不过,德育这种事情,“身教”远胜于“言传”。所谓“打铁首先自身要硬”,所谓“正人先正己”,说的都是要先保证自身过硬,别人才能心服口服。只有大学和老师们首先自己有一个严谨治学的态度,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,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遏制学生“抄袭有理”的理论。
再说说大学里的政策导向。大学作为学校,自然应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核心任务来抓,这是它的重大责任。然而在现实中,为了快速获取名声、利益,大学似乎都重科研,轻教学。华中农业大学是不是这样,笔者不敢妄言。但至少在笔者所在的学校,学校口头上是重视教学,但也只是在口头上,政策导向的重点,依然是所谓的“科研”。这必然导致教师平时对学生疏于管理和指导(同前一样,这里并不是说李厚刚老师不认真教学,只是指明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),学生抄袭也就见怪不怪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老师即使发现学生抄袭,处罚也会缺乏底气,这自然会助长学生的不良风气。
而身为大学却为什么会出现不重视教学的情况呢?
首先,抓教学是要投入大量资源的。然后我们再来算笔帐,看看学校若通过抓教学、提高教学质量来树立学校的声誉,回报期有多长。学生(一般)18岁入学,在学校接受4年严格的教育,22岁毕业工作。虽然他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,他的素质很高,但是他一开始还做不出多大的成就,只能是让用人单位觉得这些学生素质还不错,还不能为学校在大范围内树立声誉。等他们有了一定的工作成就,又是几年过去了,不过已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向大家表明,我们这个学校还是不错的。但要这些学生能大规模地在各自领域有较大成就,掌握一定的话语权(唯有此才能最终为学校树立广泛的声誉),怎么说也得等他们到35岁以后。那些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,走学术道路的,想出点儿高质量的成果,一般也得35岁以后。看到没有,要想获得最终的回报,整个周期要将近20年。投入巨大,回报虽也巨大却太漫长,学校的书记、校长任期一般不过5到10年,想出政绩,还是搞点儿短平快的“科研”划算。至于科研中有没有弄虚作假,质量如何,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,似乎并不重要。科研其实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不过垃圾科研就算了。
所以,学生抄袭暴露出的是大学存在着严重的学风(教师和学生)和办学质量问题。这些问题,往轻了说,影响着大学未来的发展;往重了说,则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。中国的大学必须解决这些问题,才能担当得起自己的使命。为此,笔者提出几个建议与读者商榷。
第一,像华农这样的重点大学应严格控制学生数量,以保证学生质量。重点大学的教育是精英教育,学生必须经过严格挑选,才能保证他们有通过正常途径就能够完成学业的能力。对于地方性的普通院校,应及早按教育部要求,向职业教育转型(参见观察者网报道:),保证大部分学生学得懂,认为学的知识有用,当然规模也不能过大。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于自己的教育,才是最实事求是和负责任的做法。
第二,应在国家层面对高校的学术腐败展开整治,反腐风暴不能局限于官场和官员,还应该有针对大学学术腐败的反腐风暴。指望大学自己整改自己,是不可能的,而民间力量有限,只能寄希望于国家高层。
第三,在以后的科研评价中,应严格执行学术诚信一票否决制。科研评价,更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。
第四,改变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估方式。以前教育部的评估方式广受诟病,笔者所在的学校好几年前也经历过一次评估,效果不能说没有,但却很有限。而且为了评估,做假司空见惯,尽毁学生三观。因此,这种评估方式必须废除。而科学的评估方式,就应像中科院李小文院士说的那样(),只看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和毕业后的水平,做一对比,就知道学校的水平如何,管它学校内部怎么折腾。而且,针对不同的学校,要有合适的评价标准(例如把评价重点大学的标准拿来评价一所面向职业教育的大学,显然是荒谬的),鼓励不同的学校办出特色。这样,才能给老百姓在给子女选择学校的时候,有一个科学的依据。现在由于缺乏这样的依据,老百姓选择学校时只能依据肤浅的校名来做判断。比如所在地非省会的地方性大学,挂所在省的名字比所在城市的名字要高大上,XX大学似乎比XX学院实力更强。这也助长了大学忙于改名运动,却疏于真正要下大功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。如此评价,必然要调查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看法。毕业生前几年虽然还不至于能做出多大的贡献,但是素质的高低,用人单位还是看得到的。这样一所学校是否重视办学质量,大家就心里大致有谱了。对于那些重视教学质量的学校,也大大缩短了他们的回报期。
所有的这些措施,是我们以前都没有实施或严格实施过的,做起来肯定困难重重。但困难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,相反,面对比困难更大的问题,应该拿出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决心,坚定地把高校改革做下去。
希望这次华农的91个0分,能成为华农、乃至全体高校整顿学风(老师和学生)的一个良好开端,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新闻,迅速淡出人们的视野。希望以后学生抄袭被判0分,不再是新闻。
大学生抄袭,病根在哪?
转载地址:http://sxopa.baihongyu.com/